法律不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2021/7/22 6:10:15
點擊率[1037]
評論[0]
【法寶引證碼】
【學科類別】法理學
【出處】本網首發
【寫作時間】2021年
【中文關鍵字】法律;道德;關系;最低限度
【全文】
有人稱:“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即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我先后撰文《法律與道德·守法與違法》(《山東大學報》2010年3月31日)、《法律是最大的道德》(北大法律信息網2017年6月9日)反駁。現在依然有人持這種錯誤觀點,我有必要再寫一篇文章。
底線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最后、最該堅守、最重要的線,例如英語球場底線為endline或backline;另一種是最下面的線,英語叫bottom line。bottom line的涵義有最后一行(指利潤)、最重要的。無論哪種情況,“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指法律是道德最后、最該堅守、最重要的線,也就是我說的“法律是最大的道德”。
最低限度的英文是minimal,意思是最小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翻譯成英文是minimal morality,意思是最小的道德。前面分析了,法律是最大的道德,從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不對。這是語義、文本分析的結論。
我在前面兩篇文章從內容、性質角度進行了分析:“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調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從概念和性質上分析,道德是一般行為規范,而法律是高級行為規范。法律和道德之間存在著交集。如果將道德按照重要性排列,這個交集處于道德范疇的頂端而不是下端。法律是最大的道德,即法律是最重要的道德,意味著只有最重要的道德才能上升為法律。”
“法律究竟是最大的道德,還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看分類標準。道德分為一般道德規范和高級道德規范,也就是所謂的義務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這個分類是按照高尚性劃分的。道德還可按照重要性劃分。不隨地吐痰之類的是輕微的(小的)的道德規范,不殺人放火是重要的(大的)道德規范。只有重要的道德規范才能上升為法律。”
將道德分為義務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有問題。什么是義務的道德?義務是個法律概念,似乎只有上升為法律的道德才是義務的道德。不吐痰、不說臟話是義務的道德還是愿望的道德?義務的道德高尚性一定比愿望的道德低嗎?除了法律之外,所有的道德都不是義務,都是人們自愿遵守的。
法律不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而是最大的道德。不要以為守法很簡單。一個人,沒有闖過一次紅燈、沒有收過一次紅包、沒有少報一點稅、沒有做過一次違法的事,真的很難得。
【作者簡介】
甄鵬,山東大學法律學者。
本網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與看法。
轉載請注明出自北大法律信息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