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公益云課程圓滿結束
2022/6/10 15:20:32
點擊率[116]
評論[0]
【法寶引證碼】
【出處】北京大學法學院國內合作辦公室
【寫作時間】2022年
【中文關鍵字】2022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公益云課程
【全文】
秉博雅精神,持天下情懷,承百廿文脈。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之際,北大法學院本著“公益之心、開放之心、擔當之心”,創新教學方法,首試線上授課,開辦了北大法學院公益云課程。三年來,北大法學院公益云課程為社會輸出了十幾場精彩的公益講座,收獲社會各界人士的如潮好評,在法學追加教育領域堅持踐行著“回報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使命。
2022年公益云課程精彩回顧
芳菲四月,春光明媚,2022年北大法學院公益云課程如約而至。5月26日,這一場由五位教授“接力”教學,近9萬人次線上觀看的云上盛宴圓滿落幕。
四十多天里,五位教授分別就《對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改的理解與感受》《關于非法集資司法解釋的修改與適用解析》《<民法典>對業主權益的保護》《合規不起訴改革的若干疑難問題》《世貿組織與國際貿易法治的未來》五大主題展開分享,課程內容緊隨新法新規,結合國內外熱點法律問題,深入淺出講真知,鞭辟入里授良方,啟發學員深度思考、思想交鋒、碰撞火花。
回望來時路,亦是精彩紛呈。
法學院院長潘劍鋒教授以一場鞭辟入里的生動授課拉開了公益云課程的帷幕。潘教授聚焦2021年《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從修法的時代背景以及本次修法的主要內容出發,重點闡述了對于新《民事訴訟法》中“基本制度與其他制度、基本程序與其他程序、基本方式與其他方式”設置的思考,結合修法的親身經歷,闡述對新法的見解與感受。
王新教授結合親身參與修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經歷,詳細闡述了此次非法集資司法解釋修改的背景、主要內容以及修改的考量要點,以指導案例為切入點對司法解釋的適用進行了細致解析,分享了自己全程深度參與修法過程的所感所想,以期對法律從業者有所啟發。
常鵬翱教授列舉了《民法典》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對業主權益保護的規則,結合生動活潑的案例,逐條解析這些規則在實務中的運用以及問題,將抽象的法條、法理拉回到真實生活中,揭示了規則中蘊含的“人情世故”,展示了《民法典》作為“生活的百科全書 ”的煙火氣。
恰逢今年“520”,學院特別邀請陳瑞華教授,與新老學員進行一場特殊的云上“浪漫約會”。陳瑞華教授詳細介紹了目前國內“合規不起訴”改革的現狀與困境,在此基礎上預測了立法的下一步動向,以及在立法和實踐中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整整三個小時的傾囊相授,陳教授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鞭辟入里的講解,帶來了一場知識的饕餮盛宴。
趙宏教授在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履職期間,幾乎參與了中國在WTO的所有重要談判和磋商,她結合自己在WTO領域深耕二十余年的寶貴經歷,分享了國際貿易與世貿組織的成功經驗,就目前的國際局勢和國際秩序的亂象,探討了多邊貿易體制的危機及根源,強調了國際經貿規則重塑的重要性。趙宏教授期待與學員一同見證國際貿易不斷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緊密、國際法治不斷進步的未來。
“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北京大學法學院依托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教育資源,連續三年開展與完善公益云課程系列活動,為社會輸送優質的智識資源和精神養料,給養法律共同體的成長與發展。熱心不停,公益不止,在未來,學院將繼續拓寬公益課程領域,秉持中國經驗,關注全球發展,回應時代主題,勇擔社會責任,將法治人才培養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為國家法治發展大局盡責盡力。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法學院
北京大學法學院
本網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與看法。
轉載請注明出自北大法律信息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