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刑事訴訟構造之理論傳承與知識延拓2022/2/24 9:04:12
- 學科類別:刑事訴訟法
- |
- 關鍵字: 訴訟構造;認知構造;二階認知;認知交互;認知遞進
一、緣起:刑事訴訟構造理論重新出發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所確立的改革方向,在最初的兩到三年間也的確得到了理論界廣泛關注。但遺憾的是,“以審判為中心”先是在理論話語和實踐探索中被逐漸等同于“庭審實質化”,后又被原本作為配套制度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搶去“風頭”。而在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時,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順利“入法”,“以審判為中心”卻未有涉及。根本上,這是由于“以審判...
當前證明理論對網絡犯罪案件無奈與重構2022/2/24 8:28:09
- 學科類別:刑事訴訟法
- |
- 關鍵字: 網絡犯罪;量刑證明;量刑建議;綜合認定;虛擬幣
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不僅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改變著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的傳統結構。在網絡時代,犯罪形式開始出現顯著變化,從傳統單一、集中的犯罪樣態轉變為多元、分散的犯罪樣態,在遠程、非接觸的狀態下實施跨國別、跨省市犯罪行為,其作案手段具有較高技術含量。正是依托網絡平臺,犯罪的地域界限逐漸淡化,涉案人員關系松散,受害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給調查取證和案件辦理帶來諸多不便。這就...
論網絡犯罪案件的量刑證明——“整體主義”證明理論的實踐探索2022/1/26 8:32:26
- 學科類別:刑法學
- |
- 關鍵字: 網絡犯罪;量刑證明;量刑建議;綜合認定;虛擬幣
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不僅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改變著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的傳統結構。在網絡時代,犯罪形式開始出現顯著變化,從傳統單一、集中的犯罪樣態轉變為多元、分散的犯罪樣態,在遠程、非接觸的狀態下實施跨國別、跨省市犯罪行為,其作案手段具有較高技術含量。正是依托網絡平臺,犯罪的地域界限逐漸淡化,涉案人員關系松散,受害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給調查取證和案件辦理帶來諸多不便。這就...
司法機關調取互聯網企業數據之利益衡量與類型化路徑2021/11/5 9:42:36
- 學科類別:刑事訴訟法
- |
- 關鍵字: 互聯網企業;調取數據;利益衡量;響應等級;分類處理
一、緣起:“滴滴順風車案”的追問 2018年8月24日14時50分許,鐘某在浙江樂清從事滴滴順風車業務時,通過持刀威脅、膠帶捆綁的方式,對被害人趙某某實施搶劫、強奸,后將其殺害并拋尸,引發輿論嘩然。[1]據最高人民法院大數據統計,雖然每年乘坐網約車過程中發生的犯罪案件數量并不高,2017年數量不足20件,司機每萬人發案率為0.048,低于傳統出租車司機每萬人發案率的0.627,[2]但由于該案在公安機關調取數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
從“認識論”到“認知論”——刑事訴訟法學研究之科學化走向2021/9/13 13:25:39
- 學科類別:刑事訴訟法
- |
- 關鍵字: 刑事訴訟認識論;刑事訴訟認知論;認知科學;客觀真實;法律真實;方法論
刑事訴訟法學是一門特殊的“實學”,與法學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其它部門法學研究相比,其對于司法實踐的關照和依賴程度均相對較高,可謂“知易行難”。對于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評價,不能止步于評價是否存在更多的知識增量和創新的理論學說,還需聚焦于理論是否為司法實踐所用,是否有效推動了程序法治的進步。因而,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繁榮”的背后,究竟有多少理論被立法或司法實踐所吸收,理論究竟在多大程度是為滿足司法改革所需...